什么是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以前称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的就是能够研究生产交通运输设备,组织、规划和管理交通运输生产,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专业人才。
在招生时,大部分高校按“交通运输专业”名称进行;也有部分学校按照“交通运输类”专业招生。这里介绍的是交通运输专业。
基础要扎实,技术含量高
除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力学等基础课程之外,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一般还会开设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课程。另外,根据培养方向不同,学生还会学到轨道相关知识、民航相关知识或汽车相关知识等。在很多学校,交通运输专业课程还会加入交通运输信息化相关的内容,以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
总的来说,交通运输专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专业性很强,需要扎实的理工科基础的专业。虽然该专业对考生的要求根据高校层次不同,也有所区别,但总体来说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专业。
培养要求
此专业主要学习运筹学、汽车学、物流学,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交通运输技术管理、车辆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运用运输技术设备,车辆设计制造,汽车运用技术,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一般的最优化方法和计算机在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中应用的基本技术;
3.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交通工程设备及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铁路客运运输专业就业方向
该专业所在的学科具有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毕业生可以继续在该专业继续深造。 毕业生可到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规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工程公司等单位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3:铁路客运运输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规划建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之间将由客运专线相连,路网布局和西部新线建设进一步完善,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进一步加强,主要繁忙干线将实现客货分离,行车速度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铁路17000公里, 2010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万公里,铁路建设现已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在自治区经济高速发展、GDP连续6年增速保持全国第一的宏观背景下,自治区铁路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家及自治区经济和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需要大批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财务管理知识的人才为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鉴于铁路系统的特殊性及与经济领域的共同特点,开设既要掌握通用经济专业知识又要掌握铁路特色经济专业知识的铁道运输经济专业,为铁路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适应市场需要的。
2007年全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3.68亿人次,比上年增加3808万人次,增长11.5%,货物发送量完成8.14亿吨,比上年增加5394 万吨,增长7.1%,完成换算总周转量8277.62亿吨公里,增长6.4%。虽然2月份南方部分地区受到30年一遇的特大暴雪灾害的影响,但铁路客货运量仍然维持稳步增长,煤炭、石油、化肥农药等国家重点物资的运输也得到了有力保证。分铁路性质看,在总周转量方面,合资铁路增速快于地方铁路快于国家铁路,1季度,全国非控股合资铁路累计完成总周转量307.1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70%,地方铁路完成总周转量32.8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10%,国家铁路完成总周转量460.37亿吨公里,增长6.20%,其中货物发送量和货运周转量同样表现为合资铁路增长快于地方铁路快于国家铁路的特征,而旅客运输量增速方面,则是国家铁路快于地方铁路快于合资铁路,旅客运输周转量地方铁路增长最快,国家铁路和合资增速相当:
4:铁路客运运输专业学制:三年制 5:铁路客运运输专业招生年龄:15-22周岁